黑色素想必大家都听过,但是对于黑色素瘤却有点陌生。黑色素瘤其实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之一,常见于皮肤、黏膜、眼脉络膜等部位,其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,一年存活率仅为15%。
(指导医生: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三科主任医师 王建荣)
1.左眼看不清,发现眼内肿瘤
56岁的张女士,20多天前,出现左眼视力模糊不清的情况,还伴有眼红、眼睛痛、肿胀等症状。起初她并不在意,直到后来眼睛越来越不舒服,情况一直未见好转,这才赶紧前往医院检查。
而后通过眼科B超检查发现,张女士左眼侧球壁出现异常信号,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。
检查结果出来以后,王建荣医师与其他4位医师便针对张女士的病情展开紧急讨论,鉴于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,且肿瘤体积较大,视功能基本丧失,患者各项辅助检查已完善,血糖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,符合手术条件。
医生便提出需进行左眼眼球摘除术,在局部麻醉下,于12月15日顺利完成手术,张女士生命特征稳定。
术后第一天,张女士表示眼部出现轻度疼痛,但第二天未出现不适,结合病人手术情况各方面表现良好,恢复稳定,便顺利出院了。
术后,张女士一直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左眼(左氧氟沙星眼水、醋酸泼尼松龙眼水),一日四次,同时每晚用典必殊眼膏点眼一次。同时医生建议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,切勿揉眼,一周后再次复诊。
一、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作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,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,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。该病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:
1.日光暴晒
长期的日光照射,紫外线对眼部会形成灼伤,会进一步导致基因的突变。临床上,因紫外线灼伤而发病的患者,眼部集中发病的部位,都是此前间断性遭受日光暴晒的位置。而没有遭受暴晒的部位,病灶呈分散分布。
2.内分泌因素
细胞活动周期产生变异,其信号传导通路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生成有促进作用。
3.遗传因素
临床上,针对4500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家族调查,发现有27个家族共56人患本病,0.6%有家族史。该病患者体内部分染色体丢失及变异,与黑色素瘤的发生直接相关。
在日常生活中,长期户外工作、长期接触可能致癌物质的群体、有过眼部外伤的群体、恶性肿瘤病史的群体、中老年群体、虹膜色泽浅容易晒黑的群体、有家族病史的群体,发病的风险相比其他群体要高一些。
二、眼睛出现这5种异常,警惕脉络膜黑色素瘤
该病的发病部位位于眼底以及周边区域,病变早期无自觉症状。如果发病的区域位于眼部的后极部位,患者会出现下述一些症状。
视力减退:无论患者发病前是否近视,在发病阶段,患者视力自诉比之前有明显下降;
视野缺损:病变对眼部视神经的影响,患者视野出现缺损而不能完整展示;
视物变形:患者所看到的事物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,随着症状的加重,此种情况也会加重;
眼前黑影:患者看东西眼前经常有黑影,而且症状有持续性;
色觉改变: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,患者所看到的东西也出现了改变,过去正常的颜色都出现了严重的色差。
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,如果不及时治疗,患者的眼部会出现胀痛,视力会进一步下降,因为瘤体的压迫,晶状体、虹膜被肿瘤推向前,阻塞前房角,引起房水循环障碍,眼压升高,会发生继发性青光眼。
除了严重的失明风险之外,肿瘤的继续增大会侵犯到邻近组织,如果出现了血行转移,癌细胞则会向全身扩散。
所以,眼部一旦出现诸如视力下降、眼前黑影等不适症状,要尽早到医院检查诊治。延误治疗,不但会面临失明的风险,还要面临肿瘤扩散的风险。
黑色素瘤除了会在眼部造成严重的危害之外,还会在身体的其他区域给健康带来威胁。比如皮肤表面的黑色素瘤,就非常容易和普通的色素痣混淆。虽然两者看起来都差不多,但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。
外观形状:
普通的色素痣形状以圆形为主,而且从痣的中间看,具有对称性。而黑色素瘤的整体形状往往不规则,因此也没有对称性。
边缘界限:
普通的色素瘤边缘部分是光滑的,而且和周围的皮肤界限分明。黑色素瘤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整齐,有的还呈现锯齿状改变,渗入到了周围正常的皮肤组织。
直径大小:
普通色素痣直径小于5毫米,而且大部分都小于3毫米,并且性状稳定,几乎不会发生任何改变。黑色素瘤的直径大于5毫米,而且在短期内能明显感受到其在不断的扩大,对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有渗透性和侵略性。
颜色:
普通色素痣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者棕色,而且色泽单一。黑色素瘤的颜色则呈现多样化的态势,有灰色、蓝黑色、棕色掺杂其他颜色、白色以及粉色等等,色泽不单一,呈两种或者多种颜色掺杂的态势。
日常生活中,应该对身上的色素痣加以留意,尤其是那些近期出现、形状和颜色有明显差异的痣,更应该提高警惕。